天文学升温了?冷门专业发展更需要“小而精”

2022-09-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必要的天文科普工作,将对年轻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让天文学专业“后继有人”。

日前,据澎湃新闻报道,国内天文学教育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从相关数据来看:“从1999年至2020年,国内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全国天文专业本科招生数从1994年的28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208人。”这反映了两个情况:天文学招生人数确实在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在校生整体规模一直不大,是外人眼中存在感不强的冷门学科。

只是相比过去,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愈发浓厚,与其说“天文专业升温”,不如说“天文话题升温”。尤其是近年随着一些国内科幻小说与国产科幻电影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仰望星空”,甚至未成年人在师长的影响下,对“星辰大海”充满兴趣者也不在少数。整体来看,国人的天文学素养与兴趣在不断提升,这也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群众基础。

但是,我们也得看到,天文学毕竟是一个门槛较高的小众专业,公众感兴趣的大多是科普层面的天文话题,需要精密计算、深入探究的天文学研究,其实只是少数科学家与学子在从事的领域。我们不能将公众的天文兴趣,与天文专业的报考与发展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

此前,一些同样冷门的专业也一度引起舆论的热议,比如“高考状元报考古学”“古生物专业的毕业照只有一个人”,等等。但是,在舆论场的喧哗声之外,又有多少人真的有兴趣和热情去探索这些艰深的冷门学科呢?在这背后,除了学习难度之外,确实存在一些人对冷门专业就业风险的担忧:找不到好工作,或者说没法找到收入高的工作。

那么,天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就业数据,或许可供人们参考。据《2021年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境内外升学深造占比超七成,毕业研究生签约就业占比超六成,选择升学深造的约一半左右。至于就业的毕业生,多选择事业单位,其中不乏科研与教育机构。由此可见,毕业生们大多还是秉持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发挥了专业优势,在升学和就业越来越“卷”的当下,去向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这也再次说明,冷门专业未必就难就业,有些需要专业特别对口的所谓“冷门岗位”,反而更需要这类专业门槛高、研究能力要求高的毕业生,天文学也好,考古学、古生物研究等专业也罢,一直保持着自己较为专深的学科特色,也能保障多数学子的就业。

从上述情况来看,公众对于天文学这类冷门学科确实存在某些“误读”,或者低估了其学习的难度,或者干脆不了解其就业情况,仅凭“主观印象”就给出不靠谱的结论。事实上,我们不必纠结于冷门学科是否“升温”或者“降温”,哪怕全国就几百人在学习和研究这个学科,教育部门也得呵护好学子们的成长,坚持不断对这些学科进行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真正将其打造成“小而精”和“小而美”的学科。

像天文学这样的高校冷门专业需要得到有序发展。天文学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从国家投入与规划的层面来看,这个学科的发展其实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近年国家对这一专业的投入力度还是比较大的,2019年6月,天文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启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专业人士对天文学科中长期优先发展领域、对天文学科的学科布局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全国多所高校也陆续开设天文学专业,招生人数在不断扩大,在高校着力提升专业办学条件的同时,教师资源的配置情况也越来越好,这些都对天文学专业梯队建设、年轻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社会层面来看,面向公众的天文科普工作也得做好,这样才能培植深厚的天文学人才成长的土壤。第一志愿报考天文学的年轻人,有不少是真心热爱天文研究的,他们心甘情愿地选择“冷门专业”的背后,恐怕是持续很多年的专业探索兴趣。很多人的兴趣绝非报考志愿前夕才会产生,甚至不仅是靠高中阶段培养起来的,而是从童年就产生了,这往往与他们很早接触到天文科普书籍乃至科幻作品有关。因此,必要的天文科普工作,将对年轻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让天文学专业“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