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新技术带来新机遇 2021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在渝举行,与会嘉宾展望广阔前景

2021-11-22 来源:重庆日报

社群健康助理员、整理收纳师、酒体设计师……这些新职业你了解吗?11月20日,本次英才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1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公布了我市第二批新职业培训考核标准。新职业成为本届英才大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嘉宾纷纷对新职业新技能带来的新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

33.jpg

11月20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现场。

专家学者云集论坛现场

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是重庆英才大会的重要专题活动,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起,是全国首个围绕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开展理论研究、信息发布、人才奖励、项目签约、演讲交流的综合性活动。

活动中,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首席专家多娜艾琳。德玛利亚女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史蒂芬。伊凡斯先生通过视频向本次活动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出席并致辞。

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新能源材料科学家吴锋,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高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杨先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栗生锐,百度云智教育解决方案总监、重庆百智智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谭承轩,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意设计总监胡安马。洛佩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院长田奇恒7名专家、企业高管、杰出英才围绕新职业作了主旨演讲。

活动还发布了2021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情况等。并为巴渝特级技师、2021年度“最美巴渝工匠”、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代表颁奖,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为高技能人才国际合作先导区、“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巴渝工匠”创新发展聚集区授牌。

新职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领域和服务业

“从2019年至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发布了4批共56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里,80后、90后的从业者,占比超过80%,预计未来5年内,新职业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栗生锐对新职业和新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是看好。

据他观察,目前新职业主要分布在两大领域,一是高新技术领域,二是服务业。这一观点得到我市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培训考核标准目录的印证。目录共涉及25个职业,其中高新技术占到一半,比如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

另一半目录涉及的新职业可以说已经走进我们生活中,比如调饮师、互联网营销师、整理收纳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食品安全管理师、职业培训师等,他们都来自于服务业,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调饮师,其实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调制奶茶等饮料的人员。调饮师要求从业者色觉、味觉、嗅觉灵敏,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而整理收纳师,则是指为个人、家庭、组织机构提供物品与空间的整理收纳服务、方案设计、培训咨询的专业人员。

整理收纳师则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计算和动手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协调能力和辨色能力。

科学技术进步将催生更多新职业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诸如元宇宙等新领域在不断涌现,这些新领域产生了大量新的岗位,从而催生不少新职业,预计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越发明显。”杨先一认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新职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诞生。

那么这些新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呢?杨先一认为,新职业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对行业、产业的规划引导。他认为,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针对性培养企业所需的新技术人才。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对行业、产业的规划引导,可以促使人才向新职业、新技术流动,从而促进新职业、新技术发展。

未来需要更多拥有数字化技能的人才

陈李翔认为,新经济带来新机遇,当前影响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数字化、碳排放、新消费、新治理等。这些新经济和新技术将催生许多新职业,带来职业世界结构性变化。

数字经济引起职业变化和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也显而易见: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相关就业岗位达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近两年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增加。“陈李翔表示,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求。

那么什么是数字化人才呢?陈李翔阐述了他的观点:其实就是拥有数据处理、数据表达和数据应用等能力的人才。例如数据处理,就是指收集、加工和储存数据的能力,而数据应用,则是指分析、利用和反思数据的能力。“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有规律、可预测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那些拥有数字技能、创新技能、社交化学习等能力的人才,将越来越被社会所需求。”

陈李翔介绍,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2035年之间,我国约有30%的劳动者需要变更职业,其中体力和人工操作技能以及基础认知技能的需求将不断下降,而社交和感情沟通技能以及技术能力的需求则会不断提升,因此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方面,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更注重发展学生数字化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