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途教育谢勇:大学职前规划要以终为始

2021-09-17 来源:中国网

2003年开始,谢勇在国内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教授英语,主讲了不少应试技巧类的课程,“一门课有8节课,一节课两个半小时,后来还缩减成了两个小时。”谢勇回忆道。

多年英语教学经历让谢勇发现,应试技巧类教学有很大的局限,真正优秀的学生用不上,而能力欠缺的学生又无法通过技巧解决根本问题。更糟糕的是,如果学生到了大三才开始准备,并还在期冀通过技巧方法让自己短时间过了就好,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合适的发力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没有抓住关键的大一、大二时期,后面再想要提升难上加难。

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副理事长、盈途教育联合创始人谢勇谈及走上大学职前规划行业的原因时表示:“大学职前规划越早介入越好,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太多‘大三’的事了!”

保研、考研、留学、就业,是几件事?

“保研、考研、留学、就业,你觉得是几件事?”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很多场讲座中,谢勇都会拿来问台下的学生和家长。

众所周知,保研、考研、留学、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最普遍的选择路径,也是大学职前规划的几大出口。而在谢勇看来,这看着是四件事,其实只是两件事,前三项都指向学业,第四项面向就业。学业和就业这两件事,归根到底又是一件事,即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市场上,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少数人获得多个好机会,多数人往往只有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对比发现,考研、留学以及就业简历中所要求的能力指标,重合的部分非常高,而各个路径都要求的能力,就是大学生所要修炼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核心竞争力修到位,不论选择哪个出口都是优势。

那么核心竞争力要从何时开始修炼?答案当然还是越早越好。

谢勇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大学职前规划产生的原点。高考志愿的填报,最后的发力点都必须落在成绩上。学生受到成绩的制约,在进行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时难免顾此失彼:要么为了去一个排名更高的院校“牺牲”了专业;要么为了选择心仪的专业放弃了排名更高的院校。而大学生职前规划则是针对高考志愿填报后这部分缺失来做后续的调整。

综上,以大学为中间过程,向前追溯志愿填报时的“牺牲”,向后考虑到升学、就业两大出口,谢勇把大学生职前赛道概括为两大方向,学历补差和职业补差。填志愿时“牺牲”了院校或者在学历水平上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提高学历,保研、考研或留学;填志愿时“牺牲”了专业,所学专业和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不匹配,那就进行职业补差,丰富实习经历,通过合理规划找到通往理想职业的跳板。因此,盈途在产品体系的整体构建上,分为由谢勇主导的学历补差体系和由联合创始人蒋玲主导的职业补差体系。

就谢勇服务大学生多年的经验来看,大学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职业素养的培养。谢勇指出,职场是几十年的事,但纵观中国教育体制,在高考前12年的学习中为职场做的储备几乎为零,那么大学就是储备职场能力的最后机会,也是最关键的4年,可往往很多大学生浪费了大一大二头两年,因此大学生职前规划的介入就成了很有价值的事。

中国家长在学生教育上的投入成“金字塔”模型,越是小时候投入的教育精力越多,到了大学反而放松了。但正如上述所说,储备职业能力最为关键的大学四年理应被投入更多精力,教育投入也应该转换乃至形成一个“倒三角”的模型。

如果说要概括这个行业,谢勇认为其实就是把四件事当成一件事来做,让学生不要虚度职场储备最关键的四年时间,通过合理规划锻炼他们未来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如何规划?做何储备?谢勇用四个字回复:以终为始。

在大学生就业规划上一直存在两种误区:要么是刻板地认为只能基于本专业就业,也不管学生是否适合或热爱;要么是学生和家长都走一步看一步,不好就业就考研,考完研顺势考博,考完博,试试留校任教。整个职业的规划都是走到眼前再看下一步,下一段路径的决策完全基于上一段路径走到了哪儿。“把路径当作目标的本身,这个规划的过程和方法是相当有问题的!”谢勇指出。所以盈途教育一贯的理念是大学生职前赛道规划要坚持以终为始。

关于以终为始,谢勇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职业目标是一座山,学生个人是一台车,这台车是什么品牌、什么车型,能去哪座山?依据这样的目标和自我认知,有很多条可以规划的路径。对标到学生身上即想清楚自己最终要从事什么职业,同时基于在一所什么样的院校、自己是什么水平、优势在哪里等进行路径上的规划。自我定位是起点,理想职业是终点,其实是固定了两点后,以结果为导向,再来规划路径。

武装实力,而不是包装简历

知乎上有个学员评价,说自己概率论不好,盈途的老师协助进行查漏补缺。可以看到,相比单纯给学员的简历画上几道浓墨重彩,盈途更看重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武装学生的实力,而不是包装他的简历。”这是蒋玲老师的原话。“武装实力而非包装简历,因为包装是很容易被人看穿拆穿的。”谢勇表示。

盈途的服务分为春秋季和寒暑假两大时间模块。在春秋季主要解决学生核心竞争力中和成绩相关的关键性指标,比如说数学、英语等。督促学生为了考研、留学做好绩点的储备,监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薄弱科目,然后链接资源为他补短板。而寒暑假的核心服务思路则是解决一些非成绩性的关键因素,比如一些有含金量的竞赛、科研和实习项目等。

谢勇介绍:“盈途的学员一般都比较忙,我们更强调要给孩子赋能,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了,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学生得不到机会,一是因为他没有识别机会的能力,二是没有抓住机会的能力。”因此除了给信息,找资源,还要督促学生实打实地去提升自身的能力,比如科研,盈途不是“卖”实验室的资源,而是教他怎么自己去申请学校的实验室,实际参与其中;比赛不是“卖”奖项,而是在一开始就帮他梳理所在院校的保研加分项,比赛加分的规则等,让学生真正把自己的大学时间花在对升学、求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盈途有没有问题?或许是有的,这些要靠后期不断完善。但能保证的是,盈途不惜成本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上,尽力去解决影响他们未来的一些重要因素或关键点。这是我们一直说的这个行业背后的社会价值。”谢勇表示。

“我们发现现在的客户在树立目标时,大多大学生都会选择考研,但从考研上岸率来看,近几年都在30%左右,这还是平均数据,如果在一些双非院校可能会更低。我们希望通过四年的培养,尽量让学生不要出现踏空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能考上的人毕竟是少数。”谢勇解释道。而对于应届生来说,“踏空”确实很可惜,只把筹码压在一条路径上,可能会错过很多很好的机会。比如考研失败后,留学也只能延一年,求职也会错过秋招这个黄金机会。

内修功力,坚守初心

谢勇坦言,目前大学职前赛道还存在一些困局,比如其赛道细分明显且每个市场规模都不大;不好找到合适的流量抓手;产品交付形式相对单一,产品的复购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步步去解决,除了行业本身的困局,随着“双减”等教育政策的落地,其他领域转型而来的竞争者们也会给盈途带来一些挑战。

谢勇预测头部的k12机构未来或许会涌入这个方向,一些公务员、考研培训行业的头部企业也会用复合赛道的形式向这个行业切入。“虽然有挑战,但我觉得应该说是好事,也会让大家更关注这个市场。”

对此盈途要做的就是不断“修内功”,虽然有更多的从业者切入进来,但大家都需要花费时间构建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在这方面,谢勇展现了一定的自信,他认为,盈途在教研方面也有更多的沉淀,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谢勇表示,目前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对于走在大学职前赛道的盈途教育来说是一大利好。借此机会,盈途在未来布局上希望继续下沉,以便更好推出面向诸如三本院校甚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业和职业提升方案,谢勇觉得这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都会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相比985、211院校的学生,双非院校的学生人数更多,同时也更需要拓展未来职业发展的机会,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学业和职业相关的问题。”谢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