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明:职业生涯早期受挫的人更易成功

2019-11-15 来源:36kr
本文转自36kr,文章来自翻译,译者:Yoyo_J,原文来自The New York Times,作者Tim Herrera,原标题为How Early-Career Setbacks Can Set You Up for Success。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图片来自pixabay

编者按:比起成功,失败往往能够教会我们更多:它能带给我们经验教训,磨练意志。类似的鸡汤听了无数个,真正面对失败的时候,却还是难免沮丧。本文不谈鸡汤,而是列举了这些鸡汤背后的科学依据,用科学告诉你:失败,尤其是职业生涯早期的失败,更应该正视和分析,甚至应该谈论它们,如此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是的,这是我们一生中听过几百次的陈词滥调,但这句陈词滥调如今有了其他大多数陈词滥调所没有的优势:它得到了科学的支持。

根据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从长远来看,早期的事业identical挫折可能会带来更强的职业生涯——甚至比那些从未经历过挫折的人更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反直觉。

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组数据相同的年轻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一组以微弱优势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资助;而另一组差一点就能获得同样的资助。

1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与获得资助的那一组相比,失败的那一组获得了更成功、更有影响力的事业。

换句话说,在你职业生涯第一阶段的失败可能意味着你可以比那些从未跌倒过的人更强大。

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管理学和组织学副教授、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王大顺(Dashun Wang)说,“出乎意料的是,从系统上看差一点就赢的人的表现要优于以微弱优势获胜的人。”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些结果时,我们想,‘这不可能是真的,这与我所学的一切都背道而驰,’”他说,“我们只是测试了我们能想到的一切,但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这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发生这种情况的原理。”

王博士和他的合著者测试的一种理论是,也许这些结果可以归因于流动率。在“以微弱劣势失败”发生之后,这部分人中较弱的成员就轻易地离开了场地,这增加了小组的平均成功水平。但在控制了这个因素之后,结果仍然是一样的:以微弱劣势失败的那组人确实更强。

“这不仅仅是适者生存,”王博士说,“这些人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并补充说,这项研究的关键贡献在于,表现的改善与“差一点就成功了”这件事本身有因果关系。

接受失败并从中成长是任何成功事业的核心要素。把你的失败记录下来甚至可以成为动力的来源。今年早些时候,我们谈论过关于失败的简历。正常的简历会记录你的成功、成就和整体的职业进展,而失败的简历则会记录你没有达到目标的时间,以及你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不过,你下次申请工作的时候还是应该把你合格的简历寄过去。)

爱丁堡医学院的讲师梅兰妮·斯蒂芬(Melanie Stefan)在发布并推广了自己的失败简历,这当中列出了她没有进入的研究生课程,她没有完成或追求的学位,过去老板的严厉反馈,甚至是她试演了几支乐团后遭到的拒绝。

在学术界,“当时,我认为我们真的没有足够地谈论失败,”今年2月,斯蒂芬博士对《纽约时报》说,“当时我刚拿到博士学位,正在申请很多博士后奖学金,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拒绝,我可以说这是我们很少谈论的事情。”

她补充道:“有时候我回头看看他们,会发现我是多么努力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我应该在这里。”她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提醒你已经努力了多少。”

是的,这一切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为什么要如此关注那些带给我们痛苦的事情呢?为什么要那么在意我们职业生涯中的那些尴尬和错误?

首先,谈论失败有助于培养一个更团结的工作环境,因为它可以“让分享者在工作中显得更平易近人,更有亲和力,从而使他们更人性化,” 《纽约时报》在一篇关于“正确的失败”的文章中写道,“这通常也会增加所谓的‘良性嫉妒’,这种嫉妒可以激励和驱使员工表现得更好。”

但承认并钻研失败的最佳理由是,失败最有可能帮助我们成长。

“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已经成功地理解了成功,但我们却没能理解失败,”王博士说。“我们只知道成功会孕育成功。也许我们只是没有仔细观察那些失败的人。”

记住:这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失败了,但还能坚持在这里,那就给自己击个掌吧。”王博士说。